貴陽市第十三中學校長 吳曉東
我校始終堅持“以德立校、以文化人”的辦學指導思想,以提高師生思想道德素質為重點,全面實施《中小學德育規(guī)范》,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實現學生素質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學校德育的主要目標。把德育工作與學校其他工作緊密結合、加強滲透,密切聯系社會、家庭,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拓展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好的學習、生活風氣逐步形成?,F將我們德育工作匯報如下:
一、學校概況
我校建于1958年,地處貴陽市云巖區(qū)黔靈山南麓、市西河畔、環(huán)境優(yōu)雅,是一所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學校。
學校占地36畝,布局合理,分區(qū)明確。教學區(qū)有專用教學樓2棟,運動區(qū)有室外標準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200M環(huán)形塑膠跑道運動場1個。
學校102名在編教師,在校學生1621名。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示范學校、貴陽市“五好學?!?、貴陽市課改先進學校、貴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優(yōu)秀學校、云巖區(qū)教育系統(tǒng)“先進基層黨組織”等。
二、主要做法
(一) 黨建引領,立德鑄魂
1.抓好理論學習,夯實理想信念
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學校黨總支部以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教職工政治學習等加強全體教職員工的理論學習,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厘清辦學理念與目標
在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領導下,進一步明確學校的辦學方向明晰學校辦學思路。堅持以德立校,以文化人的辦學思想,并在這一思想引領下,確立辦學理念。
1.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修“三德”:干部修政德,教師修師德,學生修品德。
2.堅持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弘揚“德馨精神”,建設“德”文化,培育“德馨之人”。
3.我校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文”,實現教化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由微而著,內化于思、外化于行。
4.加強建設“一訓三風”。
學校校訓:惟吾德馨
學校校風:明德惟馨
學校教風:弘教傳道
學校學風:勤學明道
辦學總目標:把學校建成一所師生共同發(fā)展,環(huán)境優(yōu)美、師資過硬、特色鮮明的德育示范校、“公辦強校品質校”。
3.強化正風肅紀、保障廉潔自律
始終保持反腐倡廉、正風肅紀高壓態(tài)勢。認真履行明紀糾風責任,強化制度保障。
(二) 抓實德育,彰顯特色
我校堅持“以德立校,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機制、豐富工作內涵、優(yōu)化工作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加強校園硬件建設,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1)局部設計,彰顯個性。
我校為三十個班級設計了個性班牌。班牌以校徽的綠色為主色調,德文字為背景。集成了班徽、班訓、班級目標、班級口號、班主任風采、寄語、班級剪影、班級課表等內容。既突出了班主任獨特的管理理念,又體現了班級良好的精神風貌。
(2)放眼未來,深度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為每個班級打造以“德文化”為主題的室外“文化墻”;建立3—5個便捷、精致的校園圖書角(書吧),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夯實校園的文化底蘊。
2.加強人才培養(yǎng),不斷提高德育隊伍整體素質。
為了加強德育處力量,我校通過民主推薦、綜合考察,從班主任隊伍中選拔德才兼?zhèn)?、師生認可的優(yōu)秀教師補充到德育干部隊伍中。同時,新入校的道德與法治教師到德育處跟崗鍛煉一年。既加強了德育隊伍骨干力量,又補充了新鮮血液。
為更新班主任管理理念,提升班級管理能力。一方面我校與貴陽北文研文化咨詢有限公司簽訂了《貴陽市第十三中學教師素質能力提升學校高質量發(fā)展培訓》協(xié)議,專門針對班主任設計了培訓內容;另一方面在每次班主任會上,有計劃、有主題地開展班主任 15分鐘微型講座。促進交流、取長補短、協(xié)作共進,逐步形成濃厚的德育研討氛圍。
3.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德育活動,培養(yǎng)品德美好、品行端正、品性健康、品位高雅的“四品少年”。
(1) 我校定期組織主題班會賽課活動。通過賽課,我們觀察到孩子們認真地組織、積極地發(fā)言、專注地思考。感受到學生民主意識的萌發(fā),班級凝聚力在增強,孩子們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發(fā)生積極的變化,美好品德正在逐步養(yǎng)成。
(2)我校首先規(guī)范了“文明班級”流動紅旗評選活動。用集體榮譽去感召孩子們,用自己的努力為班級作出貢獻;其次加強“一日常規(guī)”管理,從著裝、就餐、午休、集會、用語等方面規(guī)范學生言行;最后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等媒介,宣傳《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規(guī)范。
(3)我校定期舉辦“運動季”系列活動?;顒有问截S富,如: 初一年級“跳繩”主題、初二年級“籃球”主題、初三年級“足球”主題。讓孩子們跨班級、跨年級組隊,既增強了比賽的觀賞性,又充分展示
了孩子們的特長,增進了友誼。還有壓軸的師生籃球、足球友誼賽,加油聲、歡呼聲、嘆息聲此起彼伏,整個校園充滿青春活力,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4.發(fā)揮“家、校、社三結合”教育優(yōu)勢,拓寬德育渠道。
(1)辦好家長學校,增進家校聯系。疫情期間,我校通過云巖教育網、班班通、班級 QQ 群、班級微信群、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系統(tǒng)傳播科學育人理念,轉變家長思想;復課后,我校以家長會為契機,請吳曉東校長(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分別定期為各年級家長開展專題講座,幫助家長們調整心態(tài)、轉變觀念,使許多家庭親子關系得到改善。
(2)加強聯動,社校合育。我校以垃圾分類工作為抓手,和金谷社區(qū)定期聯動、密切合作。由德育處教師帶領學生到金谷社區(qū)接受工作人員的培訓,在校園周邊開展志愿者活動:請社區(qū)專業(yè)人員到校給學生做專業(yè)的講座與實操培訓。
5.構建以“品馨”為特色的德育課程體系。
我校以校訓為德育核心;以達成四個德育目標為抓手;以六種育人方法為途徑。緊緊圍繞二十四個德育滲透點開展我校德育工作,初步構建起貴陽市第十三中學德育課程體系。
一個核心即是校訓“惟吾德馨”。學生德育目標是培養(yǎng)品行端正、品性健康、品德美好、品位高雅的“品馨少年”。
6.加強校園硬件建設,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1)整體打造,特色引領。
我校緊緊圍繞“惟吾德馨”的校訓打造校園環(huán)境。將兩棟教學樓分別命名為立德樓、樹人樓,辦公樓命名為中和樓,彰顯“以德立?!钡霓k學理念;兩個廣場分別命名為書院廣場、孔子像廣場,教學區(qū)通往體育場的通道設立了德馨門,左邊是德文化展示墻,右邊是校園文化展示墻。力求突出“以德立行,以德立人”的校園文化特色。
(2)局部設計,彰顯個性
我校為三十個班級設計了個性班牌。班牌以校徽的綠色為主色調,德文字為背景。集成了班徽、班訓、班級目標、班級口號、班主任風采、寄語、班級剪影、班級課表等內容。既突出了班主任獨特的管理理念,又體現了班級良好的精神風貌
(3)放眼未來,深度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為每個班級打造以“德文化”為主題的室外“文化墻”;建立3-5個便捷、精致的校園圖書角(書吧),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夯實校園的文化底蘊。
7.注重堅持“六要”標準,打造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堅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六要”標準,注重對思政課教師的培養(yǎng),努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強化教師隊伍課程思政“主力軍”作用。加強思政課程校本教研,引導教師將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觀念深深刻印在頭腦中,并實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課程思政建設優(yōu)秀教師,思政組成為學校優(yōu)質教研組。
8.注重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打造“大思政課”三全育人模式。以思政理念為統(tǒng)領,對學科課程體系進行梳理與重塑,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他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提升育人水平。以思政元素為媒介,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提升,指導教師科學挖掘各類課程自身蘊含的思政元素,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創(chuàng)設生動多樣的教學情境。在傳授知識和培育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增強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把小我融入大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