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壽
從事教育實踐與研究40年,深知學習能力、水平、效果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更沒有一蹴而就之事,但也沒有那么高深,我的辦法簡單,就是讓學生回到課堂、回到書本、回到自己(盡量不要去補課)。現(xiàn)實中學生的學習與備考也往往是蹩腳郎中治病——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就寫而寫、為做而做、為練而練,不行就去補課。
早在1991年,一邊在學校上課,一邊輔導朋友兒子,通過自己教學實踐、思考、總結(jié)、優(yōu)化,把學習方法歸納為“抄讀做練”四個步驟,一直以來,每年輔導的學生成績提升非常大,后來針對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實際和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加了二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看抄讀做(練)學”六字學習秘技。
在日常學習活動中,牢牢地扣住“學習六字訣”,不斷積累、兼收并蓄,多方面汲取養(yǎng)分,再輔之以不斷地練習和強化,下一番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夫,讀書、學習就越來越輕松和愉快,漸入佳境。
一、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要多“看”,這個很關(guān)鍵,因為現(xiàn)在的學習,基本上主要的還是學生跟著老師在學,學生就要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走,不要掉隊?,F(xiàn)在的學生,往往在課堂上不太留意老師上課,其實老師的教學任務是非常重的,非教學任務也多,課堂上有效的時間往往就是那么點,所以,學生上課時多留意老師的講課、例題的演算、實驗操作的演示,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先弄明白老師講的知識和要點,這就是“學”;關(guān)于“思”就是要領(lǐng)會公式定理定義背后的原理,理清楚為什么是這樣的。同時關(guān)注每次作業(yè)與練習、考試題型的變化都要認真研究,從中總結(jié)領(lǐng)會知識的內(nèi)涵、聯(lián)系、變化與要求、并不斷深化理解、咀嚼揣摩,一些學生往往是拿起書本就頭疼,一讀書就來瞌睡,做起題來一知半解,問其知識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學生考試自然分數(shù)就不亮麗了,然而,優(yōu)秀學生不但能夠掌握知識點的知其然,還能夠知道知識點的所以然。
二、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讀要多“抄”,學生學習的“器”是什么?學習上是沒有絕對的捷徑可行的,如果有,你也是你老老實實的的把書本知識理清楚以后的事,怎么樣快速理清楚書本知識呢?抄摘的筆記本就是你的器。通過對書本知識點系統(tǒng)、規(guī)范、科學的梳理和抄摘,理清和掌握書本知識體系脈絡,最好是與學校老師講課的進度同步,一部分學生總認為抄摘筆記麻煩,耽誤時間,一味刷題,其結(jié)果,半天也做不了一道題,一年半載下來把老師講的都忘得差不多了,一到考試看成績已經(jīng)跟不上,掉隊了。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我們進行學習書本知識、掌握計算運用能力的“紋”,就是我們書本教科書的知識體系,把綱目都牢記于心。作為初中、高中學生,必須全面系統(tǒng)地熟悉和掌握每一科、每一章節(jié)、每一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變化與應用等集中抄摘在筆記本上,自己做的筆記,看起來也有成就感,讀起來也順暢。學霸往往都有自己的筆記本的。
三、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書是拿來讀的,學生沒有不讀書的道理,書要多“讀”,但不要希望一口吃成胖娃娃,登山也是一步一步的走,“難做于易”、“大啟于小”,萬丈高樓也是一塊磚一塊磚的砌上去的。去一些學校,進入高三教室,學生的書很多很多,多得只要學生一埋頭,就只見書不見人了,但是絕大部分是教輔資料,打開學生的教科書往往是新的,就像是才買來的一樣,這就奇怪了,書讀了三年,居然是新的。在我們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往往不愛讀書,平時早讀課往往也就是語文英語讀一讀,語文英語需要讀,數(shù)學物理化學歷史生物政治地理也是需要讀的,學生一定要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習慣,利用好教科書、課外閱讀教材。尤其是自己抄摘在筆記本上的各科知識體系一定要不斷的反復的閱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量變到質(zhì)變,積累基礎知識,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突破,積跬步,方可至千里。通過閱讀,還可以調(diào)劑我們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習張弛有度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我們的自身的知識底蘊。不在閱讀上下功夫,是很難獲得學習本領(lǐng)的,對于文科的一些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段落、課文、原理,仍然可以進行摘抄,加深體會。日積月累,對知識體系有了宏觀性、格局性的把握,做起題來才能夠得心應手。一句話:只有把書讀懂了,才有可能會做題。
四、練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書讀的差不多都懂了的時候,就是要多“練”(我把做和練合在一起講),練的基礎是前面的三點,沒有聽課、沒有讀書、沒有弄懂怎么能夠解出題來,一些學生就犯這樣的錯誤,書本知識的漏洞一大推,卻口口聲聲喊刷題,結(jié)果是做的很累,考的不理想。學生梳理出所學課本知識體系,要點于筆記本;通過多讀自己整理的筆記本,記住了應該學的知識,對其原理明白了所以然,就要檢驗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懂了,可以通過做題來檢測,做題可以先獨立自主的做教科書上的習題,看看到底會不會、那些會、那些不會,成績中上的學生一般情況下書上的習題是沒有大問題的,這部分學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就可以考慮老師發(fā)的資料、家長買的教輔,以及學??荚囎约鹤鲥e了的題,拿來練,反復的思考,這樣的題如果能夠突破,就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
成績差的學生怎么辦?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書上的例題拿來自己獨立的做一做,一則,做不了的時候可以看書上,關(guān)鍵的還在于書上的例題都是對相關(guān)公式、定理的例證和演算,通過做例題來強化這個定理和知識點的原理,可以起到自學自明的作用。其實很多成績差的學生,書上的例題是做不了的,想想看,書上的例題都做不出來,怎么能夠考出好的成績來。
五、學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生讀書不能只關(guān)注課本,還要廣泛博學,就是多“學”。學習不但要針對課本知識,扎扎實實的學,因為那是教科書,考試升學的基本依據(jù),但是,對于選拔性的招生考試,是好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尖,面對中考高考的學生怎么辦?如果你想成為優(yōu)尖的學生,在學好老師的課堂教學、學好書本知識的基礎之上,就要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多讀一些經(jīng)典、歷史、哲學、自然、科技的書;多參加學校組織的相關(guān)特長生社團,參加人文社會實踐活動、科學實驗活動,發(fā)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成為你喜愛的領(lǐng)域的高手。學習要有條不紊,有輕重緩急,學習能夠提高邏輯認知。邏輯認知是我們必備的基層技能之一,邏輯思維的訓練有利于提升我們學習的層次,多學一些基本的邏輯常識,掌握一些概念關(guān)系等方面的邏輯知識,了解一些常見的邏輯錯誤,可以讓學生在大是大非問題時能夠分清是非,不會人云亦云,犯常識性錯誤的機率就小得多了,這樣的學生才會走的更遠。
讀書的境界是一要知,書上的知識點沒有盲點,老師提到,試題出現(xiàn)都知道是哪一章那一節(jié)哪一課的內(nèi)容,牽涉的公式、定理能夠說得出來是什么;二是要懂,每一個公式、定理不但能夠記住,還要明白其原理,解讀的一清二楚,知道為什么;三是會,簡單說就是能夠能夠應用公式定理解決問題,能夠運算,把題做出了,這是檢驗一個人讀書怎么樣的基本條件,這也是做學霸的基礎條件。
1996年3月初稿
2012年1月二稿
2023年12月三稿